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前沿】 一项新研究发现了预防欺凌的最有效方法

Diana Divecha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 2021-05-25

欢迎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Greater Good Magazine,经网站授权翻译和发表,翻译者是来自积极英语俱乐部的小伙伴们。


积极英语俱乐部旨在将国外最新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与资讯引入中国,以飨中国积极心理学爱好者,给中国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助力!



一项新研究发现了预防欺凌的

最有效方法


作者:戴安娜·迪维查


全美50个州都要求学校制定预防欺凌的政策。


但是仅依靠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虽然学校制定了预防欺凌政策,但是在过去的三年中,各种形式的欺凌数量却有小幅度上升。


欺凌看起来就像经验丰富的篮球运动员有组织地把篮球新手恐吓出球场,像孩子们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反复地欺负移民的同学,或者像中学女生突然地被朋友们侮辱或者排斥。


欺凌在任何地方都能发生,即使是在顶尖的学校也不例外。不论是欺凌对象还是目击者,甚至是欺凌者本身,每一个卷入欺凌的人都会受到伤害。



10月是国际预防欺凌月,正好可以让我们借此反思:在实践中,预防校园欺凌的最佳方法是什么?我和耶鲁情商中心( Yale Center for Emotional Intelligence)同事 Marc Brackett(马克·布拉肯特)在最新合作发表的论文中探讨了这个问题。这篇论文回顾了数十项关于在现实生活中的预防欺凌研究。


我们发现不是所有的预防欺凌的方法都同等有效,大多数预防欺凌的项目都聚焦在提高对欺凌的问题意识和处理后果上。


但是依靠零容忍的态度和惩罚的方法来预防欺凌的项目,在美国目前来说没有效果。这些项目总是不合时宜地把有色人种学生作为预防对象。例如同伴调解这样的项目,把解决冲突的责任放在了孩子身上反而会增加欺凌现象的发生(我们从没有要求成年的受虐者和施虐者一起解决问题,孩子们因为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而多拥有了一项法律权利)。


通过旁观者干预欺凌的方法,即使是在大人之间,也仅对那些外向的、有同理心的和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有道德感的人起作用。大多数教育者所采用的预防欺凌的方法没有经过科学的评估,教育者更多倾向于采用他们同事所用过的方法。


我们发现了两种经过研究测试在实践中对减少欺凌(以及其它形式的攻击和冲突)最有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积极的学校氛围和社会与情绪学习。

 

建立积极的学校氛围


学校氛围这个词虽然很难定义,但能够被测量。它是指人们在学校中的感受,例如这种感受来源于日常问候、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人们如何一起工作的方式。



它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是品质和个性的体现。积极的学校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发展;消极的学校氛围则更有可能与更高的欺凌、攻击、受伤及缺乏安全感相关。


积极氛围的组成要素十分广泛,大致包括感受和关系的规范、权力及其表达方式和媒体消费。社会规范工程( Social norm engineering)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在学生之间、学校成人之间以及学生和学校成人之间建立积极的文化氛围并让这种文化氛围能够自我强化。类似于人身体的健康免疫系统,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会达到最佳的健康状况,并减少身体机能失调或者患病的可能。 


领导力是建立积极氛围的关键。


  • 欺凌应该被低估为“童年的正常仪式”还是应该被正视为有害的同龄人虐待呢?

  • 领导者是否了解不间断的严重欺凌会给欺凌者、被欺凌者和目击者带来终身的负面影响

  • 学校领导者是否致力于促进所有孩子的积极心理健康,还是过分依赖惩罚不当的行为?

  • 他们是否能够区分典型发展过程和需要果断干预的欺凌行为

  • 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有同理心吗?

  • 他们重视孩子的感受吗?


接下来,老师是否为处理欺凌问题做好准备了呢?学生始终认为老师错过了大多数的欺凌事件。当学生向老师寻求帮助时,老师也未能及时地帮助他们。大多数的老师认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去处理班级欺凌。一些老师甚至欺凌自己的学生,或者对被欺凌的学生缺乏同理心。老师表示他们几乎没有收到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指导,有时会将自己在家庭成长中学到的方法用到班级管理之中。


然而,重整学校氛围必须涉及到所有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因此需要学校解决具体问题以及保留当地文化的风格。学校应该定期进行学校氛围评估并追踪整改情况。

 

提高社会情绪学习的能力


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项目是十分有影响力的,并且涉及到很多教学的技巧,如: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负责任地决策和关系技能。

实证研究证明社会情绪学习的方法是能够节约成本且有可靠结果。


大量元分析、文献综述以及对成百上千位K-12阶段的学生们进行的独立研究都证实了社会情绪学习能够提升情绪健康、自我调节、课堂关系以及友善助人的行为并且可以减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焦虑、情绪困扰和抑郁,以及减少破坏性行为,例如:冲突、侵略、欺凌、愤怒和敌意归因偏见。


同时,社会情绪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创造力和领导力。


一项针对36名一年级教师的研究表明,相较于无法提高学生自控能力的行为管理方法而言,当教师在情感上给予学生更多关怀时,孩子将有更强的自控能力,更弱的攻击性



一项元分析研究表明,发展情绪能力可以保护孩子免于成为欺凌的受害者;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可以保护他们免于成为欺凌者;与同伴的积极互动可以保护他们免于成为受害者或欺凌者。


一系列的纵向研究表明早期接受的社会情绪学习能够对他们的中年时代产生积极影响(比如离婚率和失业率更低),甚至会影响下一代。与匹配的控制组相比,参加佩里学前项目(Perry Preschool Project)的成年人的下一代孩子们的犯罪参与率更低,在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成就更高。针对6个社会情绪学习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发现,这些项目是很好的投资,每支出1美元可节省11美元。


教师也能从社会情绪能力项目中受益,接受了情绪和社交技能培训的教师们对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少的倦怠对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能更好地管理班级并且采用更多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选择力和自主能力。


教师们表示希望通过更多的社会情绪学习来培养自己的情绪和社交能力,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感受。但少有教师培训项目的关注点是提升教师自身的情绪管理技能。


不同年龄阶段的欺凌


因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极有可能产生显著的改变,所以“社会与情绪学习”(SEL)方法应该伴随着孩子年龄的发展变化而灵活调整。


例如,学龄前儿童最可能被学校开除,但是他们负责自控的神经系统才刚刚开始发育。


从这个阶段开始,情绪环路和前额叶皮质中负责思维区域的联结开始长出髓鞘质(这个联结点开始被与外界隔离,从而加快了连通性)。这个过程直至二十岁中期才会完成


像PATHS(Crean&Johnson,2013)和RULER(Brackett et al., 2019)这样的“社会情绪学习”项目,能教会孩子表达感受的语言和话术及慎思而行的方法和技巧,这些都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有时,成人会混淆了孩子们的正常发展过程和欺凌。例如,当孩子们在上小学过程中重塑友情时,有些行为会不经意地伤害到情绪或者带来人际冲突,这些不应该被误解为欺凌。


欺凌意指那些利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故意地、反复地伤害他人的行为。孩子的正常发展过程中也包括尝试使用权力,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合理地发展出健康的能动性,而不是运用权力去伤害他人。


另外,青春期的开始标志着对于社会关系敏感度的提高,这是极为关键的培养社会情绪技能的阶段,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更为友善、更为温和的人际关系。


不过,这也是欺凌的高发阶段。一些在儿童时期可能有效的方法将不再适用于青少年时期(比如,将欺凌事件告知给一位可信的成年人)。这个转折点似乎出现在八年级左右。稍大一些的青少年会比较需要另外一种方式:少说教,尊重自主性,同时肯定他们的价值和对意义的追寻。从生理上说,青春期时,大脑的发展变化给了他们第二次调整压力调节系统(stress regulation system)的机会。

 

我们应该积极地抓住这次机会,在具体方法上也要考虑孩子间的个体差异。如果社会情绪学习”项目过于依赖一到两种情绪调节方法,比如呼吸法或者正念(breathing or mindfulness),那么甚至这个项目在这个阶段能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孩子的脾气、敏感度、长处和脆弱性不尽相同,最好的“社会情绪学习”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针对具体的情绪和情况的、是个性化的,是具有文化回应性的(culturally responsive)。这种方法是需要教育者有足够不拘泥于传统的灵活性。

 

最后,如果这些方法仅用于教学之后就被束之高阁,就像被堆放在教室壁橱的工具箱中,一年到头儿也用不了一次,那么它们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个技巧应该被所有的大人们充分地融入到课堂中,随时随地发挥作用。换言之,这些技巧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整个教育的生态系统中。我们需要知行合一,刻意地练习这些方法,它们才会发挥作用。

 

学校不能独自承担


家庭也很重要。校园欺凌有时是从父母严厉的行为举止和兄弟姐妹的欺凌演变而来的。


甚至父母的工作场合也很重要。成年人在工作场合遭受的欺凌的比率和孩子在学校遭受的近似,甚至在老师之间和老年生活社区也是如此。换句话说,欺凌不仅是童年阶段遇到的问题,而是人类普遍都会遇到的问题,外界社会的制度并没有缓解儿童的欺凌情况——那些国家政治话语体系里所说的儿童群体的欺凌情况在全国范围内与日俱增。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转变已有的思维定式,重新认识到孩子及其感受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培养他们的人道主义、教会他们语言沟通的方法和价值观,来注重帮助他们自我认同、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感受,他们更有可能茁壮幸福地成长。


当父母、老师和管理者更加了解欺凌的复杂根源并且采取新的方法来应对欺凌问题,学校才可以发挥引领作用。孩子正指望着我们。

关于作者


 

戴安娜·迪维查


Diana Divecha



发展心理学家,耶鲁儿童研究中心和耶鲁情商研究中心助理教授,The Greater Good Science中心顾问委员。


备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全文: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全文,或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

https://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what_are_the_best_ways_to_prevent_bullying_in_schools


策划 | 满凯艳

审校 | 满凯艳

译者/互校 | 王明珠、张绪良、邓舒予

互校 | 沈若慈、王鑫子、黄伟舜

二次校对 | 湛诚情

编辑 | 湛诚情

排版 | 湛诚情



——END——



您可能感兴趣👇


【学术前沿】如何在保持共情的同时,保障自身不受太多折磨?

【学术前沿】感恩能平息我们与他人竞争的冲动

【学术前沿】建立心理弹性的五种科学策略

【学术前沿】专注呼吸对大脑有怎样的影响?

【学术前沿】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但是你可以控制它的传播

前沿文献导读 |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如何培养策略性思维?

幸福的人会如何看待运气

如何过上充满感恩的每一天?




用 心  ·「智」造 幸 福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